清朝末年,一批有文人素养的民间艺人将中国画的「浅绛」技法移植到瓷器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陶瓷彩绘技法——浅绛彩,因风格清逸淡雅,浅绛彩瓷被誉为「文人瓷画」。本次展览将呈现109件(套)近代文人瓷画作品,回顾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的探索与创新之路。
浅绛彩瓷从图稿设计到画面绘制多由一人完成,是以陶瓷绘画实现个人艺术的自由创作,像文人一样题诗、落款,还特别盖上印章。浅绛彩瓷将充满匠气的陶瓷装饰提升到了绘画艺术的层面,为景德镇瓷坛吹入一股清新的文人画风,成为晚清民国初期瓷器市场的主流。
粉彩梅花图瓷板,田鹤仙,1941年
1928年秋,以王琦为首的一批瓷画艺人在景德镇成立「月圆会」,后人称为「珠山八友」。他们对浅绛彩文人瓷画所作的「扬弃」更加明晰,运用传统粉彩工艺,兼采中国绘画形式,吸纳西方绘画精髓,发展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新粉彩瓷。
「珠山八友」每位成员在绘画技法上各有创新,纹饰题材各有特长,达到了文人瓷画史上的高峰。王大凡人物仕女出彩,汪野亭的粉彩青绿山水自成一派,刘雨岑首创「水点桃花」,徐仲南擅长松竹,田鹤仙则创造了独特的「梅花弄影法」。
部分展品
浅绛彩山水归舟图瓷板,程门,清末
粉彩婴戏图瓷板,潘匋宇,民国
粉彩山水图瓷板,汪野亭,1932年
粉彩雪景图执壶,何许人,民国
粉彩松鼠樱桃图瓷板,毕伯涛,1931年
粉彩二甲传胪图瓷板,陈德明,民国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