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不朽:书写、复制与文化衍生 -尊龙官方网站

排队时间  0分钟
28记录59想去

时间2021年1月12日 - 6月30日 9:00 - 17: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6月9日临时闭馆一天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大紫金港校区
展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厅一)
费用free(需预约)

文字的起源是古代文明的开端。在纸本出现以前,中国汉字大多书写于竹帛,或雕镂在金石上。进入唐代,人们开始用椎拓记录器物表面的花纹和文字。清代乾嘉以来,学者们习惯将金石的标题、释文、考证与鉴赏文字题写于拓本之上,题跋的加入使得拓本突破复制的意义。

本次展览将展出逾100件金石拓本、金石图书和金石学者的信札手稿,配合古代铜镜、简牍、砖瓦、碑刻、墓志等实物展出,介绍拓印这一中国独有的传统技艺。

重要展品包括商戍嗣子鼎全形拓本、清光绪《愙斋藏器拓本册》、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墓地石屏风拓本、唐颜真卿书修柳恽西亭记残碑拓本等。

部分展品

商戍嗣子鼎全形拓本,殷墟铜器第四期
商戍嗣子鼎1959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后岗一〇号祭祀坑,口沿下以扉稜为鼻界,饰有6组以云雷纹为地纹的对夔兽面纹。



《愙斋藏器拓本册》,清光绪
这本册页内有逾30枚拓片,大部分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铭文拓片,仅有1件是陶制的南朝官员墓地券拓片。从印章可知,这些拓片最初由晚清官员吴大澂(1835-1902,号愙斋)收藏,后转由吴士鉴(1868-1934)收藏。



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墓地石屏风拓本
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墓地4号墓石屏风质地为青石,画面布局分上中下3层,分别线刻不同形态的人物。



唐颜真卿书修柳恽西亭记残碑拓本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77张照片
9条评论
archchen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再次展出,那个会稽镜也是一级品的水平,上官婉儿墓志的十二辰不要太美
老物件儿
此剑2109年初出土于...一入展厅,我就穿越了嘛。哈哈,一个小插曲。不得不说所观之浙大艺博馆的展皆不令人失望!
紫霄之上
上周参观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收获不小。必须得承认,我一开始是奔着乐居长安这个主题展览去的,不过意外发现常设展金石不朽也很有韵味,在一号展厅。第一幅展品印象很深,何尊铭文的拓本,宅兹中国,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中国”这两个字,在印章的左侧偏上部分,虽然和现在的中国写法不一样,但很有纪念意义,看着这些方块字感觉一眼望去,千年历史长卷一一浮现,中华文明历历在目。第二件展品是镇馆之宝,唯一现存的颜真卿书修柳恽西亭记真迹石碑,上面还有“湖州”两个字,颜筋柳骨,虽然不是很懂书法,但是不妨碍我觉得赏心悦目,气势磅礴。还有各种剑器、铜镜、长卷和佛经,都记载着文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看一看确实很震撼,值得一去。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2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