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共汇集从明清至当代的近200件作品,梳理江苏工笔画600年发展脉络,尝试勾勒工笔画内容和观念的变迁,探寻不同历史语境下工笔画作为载体对物象的不同表述。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形态,其细腻工整、沉着高雅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性与秩序、宏伟感与创造性的追求。在表现对象和审美理想上,工笔画不仅聚合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体验,同时也为传统及至当下的美学提供了本真的认识视角。
明清之际,伴随着江南地区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江苏工笔画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涌现出文徵明、唐寅、仇英、袁江、恽寿平等艺术家。他们以笔墨洞察物象的造型与性格,在深入描画的基础上寄寓创作情感,抒发知物求真的意愿和旨趣。
近代以来,陈之佛成为工笔画代表人物,他在上溯后蜀、南唐以至两宋画院的基础上,融入西画的透视和造型技法。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工笔画创作在内容题材和形式语言都作出了持久的拓展与探索,呈现出多元丰富的时代面貌。
部分展出作品:
《万壑争流图》,文徵明,明代
《鹰击天鹅图》,殷偕,明代
《国香春霁图》,恽寿平,清代
《海上三山图》,袁江,清代
《雍丘古实图》,华喦,清代
《松龄鹤寿图》,陈之佛,1959年
《荷塘群鸭》,喻继高,1972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