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受疫情影响2022年3月11日起闭馆
第一单元:春江推潮后来人
在西潮的冲击之下,「中国画学的衰弱」及「美术革命」是中国艺术家共同面临的困局。20世纪初的画坛仍按照传统方式运转,众多画家坚持传统,以继承文人水墨的传统技法和价值观为艺术创作的宗旨。
本单元展示的作品出自「汇入我民族固有之美术,抱持其以往之光荣」的艺术家之手,如朱屺瞻、贺天健、谢稚柳等。他们曾接受过系统的文人画训练,传统绘画功力深厚;同时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
《桐庐一角》,贺天健
《设色山水》,钱瘦铁
第二单元:融合中西为吾志
1930年代左右,对于中西方美术的讨论逐渐变得理性,从最初的「东西优劣」到讨论「东西异同」的转变,「中西融合论」在美术界取得共识,革新中国画成为大势所趋。以徐悲鸿、林风眠为首的美术教育家将其付诸实践,对艺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单元将展出林风眠、吴冠中、汪亚尘等人的作品,显示在「中西融合」命题之下个人所作的多元探索。
《琵琶仕女》,林风眠
《风景》,汪亚尘
第三单元:敢叫日月换新天
「为大众的艺术」是在近现代美术启蒙时期出现的最重要的美术思潮。传统文人画的精英化倾向,脱离民间的弊端,在近代的智识阶层中引起了普遍的反省。抗战爆发之后,救亡压倒启蒙,为大众的艺术成为主流。
将「为大众的艺术」通过自己的推动和呼吁,落实到艺术的实践上的重要人物是鲁迅,他主张艺术与社会生活、与社会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他的努力下,新兴版画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紧贴时代、反映民间真实的生活的艺术图式,直至今日依然影响着美术创作。
《女电焊工》,吕蒙
《玉人歌舞未曾归》,丰子恺
第四单元:为有墙外暗香来
这一单元主要呈现曾长期生活在海外,受到西方艺术观念影响的艺术家作品。他们不同于文化上保守的传承派,也不同于以「中西融合」为志向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中有中国元素,但是总体面貌更倾向于学习西方,同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题》,贺慕群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