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分为历史和艺术两部分,共展出4400件文物。历史部分位于主馆2、3层,包括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专题。
一、文明摇篮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山西境内迄今已发现300多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和200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西侯度遗址可以追溯至180万年前,是中国古人类用火的最早遗存。
彩陶罐,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
1989年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
二、夏商踪迹
在中国上古传说中,尧、舜、禹都在山西地区建立过都城,夏文化更是在这里留下了超过160处遗址。殷商时期,山西分布有众多方国,出土青铜器带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色。
虎饰匕形器,商晚期
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方国青铜器,虎目嵌绿松石
三、晋国霸业
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国」(现曲村-天马遗址)分封给弟弟叔虞,后其子改国名为「晋」。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侯马盟书、铸铜作坊等考古发现证实了晋国的强盛,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同时也代表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四、民族熔炉
山西北通塞外草原,南临中原腹地,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汇处。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建汉自立,历经五胡十六国,北魏统一后北方又经历五个鲜卑政权。三百年的民族融合之后,隋唐两朝帝王均有鲜卑血统,也奠定了唐代文化多元开放的基调。
役夫俑、陶立驼、陶卧驼,北齐武平元年(570年)
1980年王郭村娄睿墓出土,墓主娄睿是鲜卑人,曾任北齐太尉、大司马
五、佛风遗韵
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北朝统治者多信仰提倡佛教,迄今山西仍然保存有超过200处石窟寺、摩崖造像和大量单体造像。隋唐以降,汉传佛教日益民族化、世俗化,成为传统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
石刻菩萨头像,北齐
1979年昔阳县静阳村出土,原有彩绘多已剥落
六、戏曲故乡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宋金时期,杂剧在山西南部兴起,出现了相对固定的角色、服饰、曲目等,透过砖雕、陶俑、壁画等文物仍然可以了解戏曲表演艺术的流行与繁荣。
砖雕吹笛俑、舞蹈俑,金代
1965年襄汾县荆村沟出土,可以看出两者服饰妆扮为配套设计
七、明清晋商
明朝初年,山西商人在边塞地区经营粮、盐,逐步发展为当时最重要的商帮之一。清道光初年,晋商在平遥县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到光绪中期业务已遍及全国,年汇兑白银总额达3000万两。清朝覆灭后晋商也迅速消亡。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