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house of tudor)统治下的英格兰是繁荣发展的艺术之乡,从亨利七世到伊丽莎白一世,五位君主都注重以艺术的形式宣扬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来自欧洲各国的雕塑家、画家、版画家、纺织工匠、盔甲工匠和金匠在英国宫廷齐聚一堂,最终催生出全新的英式艺术风格。本次展览将呈现超过100件作品,深入介绍王朝为后世留下的视觉艺术遗产。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创造王朝」展现都铎王朝君主如何投入大量资源,为自己塑造一个「拥有神授君权」的公共形象——都铎王朝自始至终都面临着王位合法性与继承危机的困扰。本单元将罕见陈列一组来自亨利八世未完工的陵墓中的意大利青铜雕塑,是其自17世纪以来首次重聚展出。
第二单元以「辉煌」为主题,再现都铎王朝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君主贵族们的奢华生活。亮点展品包括一张「海狗桌」,该桌由法国胡桃木制成,桌面点缀镀金装饰并镶嵌意大利大理石,被认为是16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家具。这张桌子专门用于宫廷宴会,因此被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以便快速搬运至宴会场地。
海狗桌,约1575年
第三单元「公共和私人面孔」重点关注肖像画在都铎时期绘画中的主导地位,探索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对肖像画艺术的重要影响。在16世纪的英格兰,肖像画不仅记录人的外貌,还能够体现地位、血统、信仰、政治派别。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全新的「微型肖像」,可以绘制在挂坠盒、鼻烟盒等物件上以便随身携带。
《罗伯特·奇斯曼》,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533年
第四单元以「装饰的语言」为主题,诠释都铎王朝的艺术如何融汇多种风格,形成独特的英国文艺复兴美学。伦敦v&a博物馆借展的素描《亨利八世的神化》体现了君主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兴趣,饰满玫瑰图案的天鹅绒法衣反映了自然元素与花卉象征主义的传统,精心编排的宫廷表演则揭示了对中世纪的怀恋。
最后的「寓言和偶像」聚焦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重点展出两幅标志性的肖像画——「迪奇利肖像」和「彩虹肖像」。宫廷画家们在肖像画中融入寓言,歌颂女王的权力。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导致诸多偶像被毁坏,作为教会领袖的女王自然取而代之,其肖像被赋予圣像的神圣权威。
《伊丽莎白一世(迪奇利肖像)》,marcus gheeraerts the younger,1592年
《伊丽莎白一世(彩虹肖像)》,marcus gheeraerts the elder,约1600年
《伊丽莎白一世(筛子肖像)》,quentin metsys the younger,约1583年
《亨利八世》,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约1537年
亨利八世的《圣咏经》,jean maillart,约1540-1541年
第三代坎伯兰伯爵 george clifford 的装饰盔甲,1586年
《埃伦·莫里斯》,marcus gheeraerts the younger,1597年
《威尔士亲王亨利·弗雷德里克与约翰·哈灵顿爵士在狩猎场》,robert peake the elder,1603年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