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城后,盛京作为陪都仍有重要的影响力,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代皇帝曾十次东巡盛京,除拜谒祖陵外,也有考察官吏、咨询民隐、巡边设防、巩固边疆等目的。本次展览将陈列相关文物,辅以数字技术,介绍清帝东巡期间所做的4项主要活动内容。
习武展雄风
畋猎习武是满洲民族的传统习俗,为训练八旗官兵骑射技艺,清统治者要定期举行春狩、「木兰秋狝」和冬围等狩猎活动。清帝东巡出山海关到东北地区,所经路途山林茂密,大型猛兽居多,正是实地演练的最佳时机。这部分将展出清皇帝行围鈚箭、清嘉庆帝行围櫜鞬、清弘历御用桦皮弓和清射鹿鈚箭等文物。
清弘历御用桦皮弓
清嘉庆帝行围櫜鞬
畅饮一家亲
清帝重视与蒙古诸部的关系,有清一代实行满蒙联姻制度。康熙、乾隆皇帝东巡专程取道蒙古,既为探望嫁入蒙古的女儿,更为安抚蒙古诸部。「紫螺满酌葡萄酒,翠碗均颁乳酪茶」,皇帝赐宴蒙古王公,也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在把酒对饮中显出满蒙民族亲如一家。
清刻葡萄纹银高足杯
清镀金银碗
祭陵敬先祖
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顺治十六年(1659)定名「永陵」,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辈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位于沈阳古城东北部,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崇德元年(1636)定名「福陵」,俗称「东陵」。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古城北部,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顺治元年(1644)定名「昭陵」,俗称「北陵」。
谒陵又称「上陵」或「祭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都以「恭谒祖陵,用展孝思」为由,标榜「以孝治天下」。谒陵礼仪初行于康熙时期,乾隆时期定制。祭陵时,皇帝要在陵前完成诸多礼仪,亲祀先祖;先永陵,后福陵,再昭陵。
清看守昭陵山河关防铜印
清天下太平铜钱
百礼在皇宫
盛京皇宫是清朝开创时期建造的宫殿,皇帝祭陵后要在皇宫里停留几日,既为瞻仰先祖遗物,也为在此举行庆典、宴赏等活动。乾隆帝首次东巡后,在旧宫基础上增建了行宫,并从京城运来大量的御用物品,在盛京举行的庆典、筵宴、祭神等活动均按京城规制。
大政殿筵宴是东巡期间举行的一项重要活动,皇帝借谒陵置酒故宫,酬以父老,既体现出皇帝对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视,又可以加强皇室宗族内部团结,勉励盛京官员忠于职守。
清乾隆款黄釉粉彩花卉大碗
清道光款斗彩云芝小酒杯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