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年代距今约4300年-39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也是黄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实证。中国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以礼相待、成而不用的治国理政思想正是发源于陶寺。
本次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共呈现超过240件文物,以考古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揭示山西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溯流从源」聚焦山西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是探索东亚地区人类起源的研究热地,先后发现旧石器地点共计700余处,居全国第一。上起距今243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群,下到距今3万-0.9万年前的下川、柿子滩遗址群,展现了山西在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以文化人」探索新石器时代的山西。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山西先民的物质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进步,人口的增加增强了族群意识,集体记忆和原始信仰迅速发展了以血缘关系而形成的部落,艺术表达满足了人们美的精神需求。
第三部分「国政之始」重点介绍山西陶寺遗址。陶寺文化继承了中原地区以王权为主、神权为辅的文明特质,也呈现出领袖人物对社会的管辖治理理念的产生和维持统治的礼制,通过「定中」形成了初步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核心就此形成,最初的中国逐步诞生。
部分展品
彩绘龙盘
左:朱书扁壶;右:土鼓
龙形玉璜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